修福,从珍惜一粒米开始
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,谈不上有什么价值,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?农夫播种、耕耘、施肥等等,辛劳的付出,还要有阳光、水分等各种助缘,及不遇上天灾,才可享用这粒米。
修福
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,在日常生活上,有些人会珍惜一切,也有些人习惯浪费,其中浪费食物是最普遍的现象,如把剩下的饭菜倒掉,若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要,在家里或餐馆,常见有这种情况。
衣服也一样,要追上时尚,不合潮流或不喜欢的就不要,一点都不懂得珍惜,平时日用的东西也随便浪费,反正有钱便可再买。看似平常的事,一般人都不留意,不会放在心中。须知人一生当中,所穿所吃的,一切物质皆得之不易。
弘一大师自小受到家庭教育,要惜福,有这样的一句话:“惜衣、惜食不为惜财,为惜福。”
浪费衣食即是浪费福报,福报是前生积善修来的,如果将自己的福报糟蹋,不但不惜福反而折福。没有福报是很苦的,犹如一个银行户口只有支出,没有收入一样,必会坐吃山空。这“银行户口”应该如何保持常满呢?
先要在日常生活中,从惜福做起,自己拥有的一切,都要珍惜、爱护,需有计划,要勤俭,不乱挥霍,而且还要培福,广结人缘,凡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情况,应量力援助,布施是富裕之因。
所以不论金钱物质,身体力量,无畏言语,时间及精力等都要布施,这都是培福的方法。
要知道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往往是“贪之无厌。”至于好或差,就要看你是否懂得惜福。有谓:“知足常乐。”
不珍惜日常一切物质,如食物随意浪费,必然落因果,《地藏经》中云:“饮食无度者、得饥渴咽病报。”因果是自负,丝毫不爽,他人是无可代受的,谁也保障不了你将来的果报!所以大家要惜福。
佛世时有一个这样的故事,天人化为一个老婆婆在纺棉花,阿难去乞食,婆婆给他七粒米,阿难动念嫌少,老婆婆即说:
六月太阳如火烧,
种田农夫背晒焦,
七粒白米非少可,
我家罪业要你消。
阿难返回佛所,佛已知此事,嘱阿难将袈裟拿到海边浸一下,海上风浪很大,阿难使用神力,将须弥山也移来压在袈裟上,风浪仍旧不止。
佛嘱阿难从中取一粒米放在袈裟上,阿难依教奉行,大海即风平浪静。佛故说:
施主一粒米,
大如须弥山……
所讲一粒米不可以轻视也,佛陀的这番话虽然是用来训示修道人,但喻意深远。
在六道人伦中,还是以贫困受苦的众生居多啊,我们的世界有多少人天天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!佛的眼中,一粒米有如此伟大的意义,大家实应记得,一粒米都要珍惜。
(以上文字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)
师父说:
在佛陀时代,出家众的衣食是所谓的“三衣一钵”,生活是极其简单朴素的。如果住在精舍里面,除了三衣一钵以外,也只有床座、医药、日常用品之类。出家众在生活上有种种规约,也就是所谓的“戒条”,但其精神所展现出来的是简单、不奢侈、不豪华,也就是我们强调的“简单、朴素”。
我们生在末法时代,虽然科技发达、物质充裕,但依然要维持着佛陀时代“三衣一钵”的简单、朴实的生活原则。
譬如说,出家众的浴室,洗脸、洗头、洗身体都只用这一块肥皂,洗衣服也是这块肥皂,简单不奢侈、不豪华。佛陀说不香花涂身,不坐高广大床,因此就不使用香皂。毛巾也是一样,洗身体、洗脸都只用一条毛巾。
衣服呢?
只有冬、夏两种,就这几件,不管国内国外、婚丧喜庆都是这几套衣服。所以,对身外之物一概不留。
因此,对出家众来讲,除了衣物之外,顶多就是我们编的这一套书。希望大家就过着简单、朴素、朴实的生活。
当然,在家居士不必像出家众这样,不过如果是一个修行人的话,就会往这方面来实践,所谓“君子谋道不谋食,忧道不忧贫”,修行人是安贫乐道的。
例如,有些人吃完饭,就习惯抽一张卫生纸擦嘴巴,当然真的油腻是应该擦,不过最好养成吃时尽量不要沾到嘴巴的习惯,这样就不必在吃完饭后另外浪费一张卫生纸。否则,一天三餐就要用三张卫生纸,一年就要用上千张卫生纸了。
古代丛林,出家人是没有单银的,只有半个月发十五张卫生纸。
有句话说:
世间万物各有主,
一粒一毫君莫取;
英雄豪杰自天生,
也须步步循规矩。
修福
一个人一生的福分都是固定的,而且可以说是有限的;世间万物各有主人,我们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福分,一方面对万物不要随便予取。所以在生活上要养成极其简单朴实的习惯。
其实,严格来讲,一切外物都是身外之物,所以,除了我们生活上需要使用的才留下来,没有需要的可以一概不留,都可以送给需要的人;反过来说,既然需要而留下来,就应该整齐、清洁地摆设好。
天天行善,日日积德
长按二维码即可广种福田
↓↓↓↓点击【阅读原文】直接"日行一善"